物理教学技能课后的反思
丁玉祥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反思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事。
1、课后反思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交互作用的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课后反思是通过实践结果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肯定成功,对教学产生新的理解力,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在及未来的教学活动。这种反思是教师上完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回顾与审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从学生那里获得的及时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反思自身的教学过程与先前的说课设计,从而掌握学生的现有认知与目标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以便对下一步的说课设计、教学过程加以调控、部署,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才华的核心,是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即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思、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为提高说课质量而进行的反思后的课后说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课后说课不同于课前说课。课前说课是口头表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想及理论根据,按照“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的思路展开,侧重于理论认识。而课后说课是根据课前说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实际课堂操作,在课后通过反馈、总结评价,说出成功之处、欠缺之处、改进之处。是按照“教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进?”的思路展开,侧重于从实践效果的角度分析认识。因此,课反思必须认真运用教学理论去分析研究,找出经验教训,探索新问题,发现新认识,积极地围绕教学达标情况、教法运用情况、说学生活动情况、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达成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2、课后反思时注意的问题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教学后的反思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反思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随着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淡出了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教师发展并没有终结,而是由课内走向课外,学生是发展的,教师也应是发展的。
“一个人或许工作20年,如果没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没有反思,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也就没有飞跃。“反思”是思想者的灵魂,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老师既是探索者,也是思想者,只有不断地思考,才有进一步的探索和成功。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高人一筹的教师。因此,要提高课后反思的实效,应当注意“七个要”。即:
(1)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2)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3)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4)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如果觉得《物理教学技能课后的反思》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 ·上一篇: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 ·下一篇:英语教学反思之五
- › 2017年度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教学总结
- › 物理教学技能课后的反思
- ›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 2017年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 › 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 › 初二⑴~⑷班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 物理教学计划
- › 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 › 2017年高三物理教学总结
- › 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 第一学期物理教学总结
- › 高考物理教学反思
- › 2017学年度物理教学反思
- ·物理教学技能课后的反思
- ·用物理新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的反思
- ·《研究摩擦力》课例点评
- ·八年级物理月考后的反思
- ·“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与评析
- ·对物理课程新理念的认识(2)
- ·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反思
- ·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 ·初三《力》复习课的课后反思
- ·物理课更新教学方法
- ·〈平抛物体的运动〉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 ·实践物理新教材的反思
- ·初二物理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心理特点
- ·高考物理教学反思
- ·《声现象》教学反思
- ·培养差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 ·《摩擦力》课堂实录与反思
- ·2017学年度物理教学反思
- ·教学心得
-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学反思
- ·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十法
-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学设计反思
- ·对物理课程新理念的认识(3)
- ·《摩擦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