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习一百教学频道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http://www.ybf100.com类型:高三历史教案发布时间:12-23阅读次数:559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  (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16、黄宗曦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祟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他的主张与我国古代的传统政策有何歧异?你是怎样认识传统政策的?指出黄宗曦这一主张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


第六讲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考点06) 参考答案

1、B 2、D 3、A、C 4、C 5、B 6、D 7、B 8、A 9、B 10、B 11、D 12、B 

13、(1)北宋政府推动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2)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早在河姆渡氏族时期中国人民就开始种植水稻。
②北宋时期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从福建推广到长江、淮河流域。南宋时水田增加,稻米成为当时主要粮食作物,民谚“苏湖熟,天下足”就是当时状况的写照。
③明清时期我国人口激增,高产的水稻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作物。明朝时两季稻的扩大种植和三季稻的出现充分说明这点。
④1949年后我国政府极其重视水稻新品种的科学开发和推广,涌现出袁隆平这样著名的农业科学家。
(3) 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减免租税赋役,鼓励农耕。其实质是在有利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部分的调整。

14、(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业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 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 黄宗羲的观点有利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落后的,为维护封建统治。
  (4)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宾富强之本。

15、(1) 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动力。
  (2) 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的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16、(1)黄宗羲认为农业和工商业都是“本”,都应该重视和发展。应该“痛绝之”的只是工商业中的不切民用的有害因素。而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2)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汉唐等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采取这一政策,对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权作用,应予肯定。但是该政策把工商业与农业绝对对立起来,予以压制,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到封建社会晚期就更如严重。
(3)黄宗羲的主张是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黄宗羲不仅在经济上把工商业提到与农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可贵的是能把工商业过程上出现消极因素同工商业本身加以区分,予以区别对待。
(4)这种认识和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当对是进步的,对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六讲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重农抑商政策(考点06)
备考导航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有效保证了农业经济发展。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
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生产工具的进步;农耕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增多;耕地面积增加;古代水利建设概况
能力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农业生产工具、农耕技术、农作物品种、耕地面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水利建设。
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计划课时:一 课时
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
1、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
②水利工程建设;
③耕作技术的提高;
④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区域的扩大和新品种的引进;
⑤耕地面积的扩大,产量提高等。
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生产工具的进步
在古代人们经营传统农业时,农具是主要的动力标志。
  ①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有铁锄、铁斧等,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棵来灌溉农田
③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④两汉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西汉农学家赵过发明播种机械楼车;犁耕法除耦犁外,二牛抬杠式耕作方式东汉时已传到珠江流域;一牛犁耕作方式也已出现。
⑤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发明翻车。水雄、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⑥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3、农耕技术的提高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灌溉技术、耕作和管理技术上。
  ①灌溉技术。各朝代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春秋时期的桔椽、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两汉时的灌溉渠、天然陂池、坎儿井,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筒车等都是先进的灌溉技术或著名的灌溉工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如果觉得《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与测试题》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测试题  高三历史  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范文,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本站公文写作人力资源下载学习频道教学频道作文频道试题课件下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