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麻烦,也是学习
www.ybf100.com w
【主题阐述】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很多意外,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他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奇与惊喜,也常让我与遗憾相遇,我曾因为面对许多意外没有把握,或者没有机会利用而遗憾,更因为常与“意外”相遇,创造的火花在意外中汇成的精彩而欣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确立“生成”的意识,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机出现的生成性主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因意外而变得无限精彩!
【背景材料】
这节课是市编教材第6册第5课的内容,题目是《收集声音素材》。这节课的内容在第5册中已经出现过,内容相对简单,但很实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时代,经常接触电脑,并且用QQ等IM软件进行语音聊天。但是因为机房里面没有配备耳麦,所以给这节课的内容增加了难度,本来计算机课应该以学生多练习多操作为主,所以课的设计上面只有以个体表现为主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声音文件常有的格式。
技能目标:学会利用“录音机”软件通过话筒录制声音。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录音机”软件通过话筒录制声音,并且进行混音等效果。
教学难点:
录音并且进行混音效果。
【案例描述】
因为这节课已经上过,所以我不打算做讲解和演示,完全由学生自己自学,形式和大学生自主学习一样。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小学生,所以我提前安排了预习时间,并且在上课时间也安排了预习时间。
教学过程:
师:相信大家都有QQ,并且进行过视频或者语音聊天,是不是?那余老师来考考你们,怎样把对方和你的语音录制到电脑里面?
大家七嘴八舌要抢着说,纷纷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但是因为电脑中没有装QQ,所以学生很难说清楚。但是这个并不影响我们接下来的课。
师: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难题,但不是老师来解决,而是请你们自己看书自己解决,能做到吗?遇到问题应该怎么做?4分钟时间,边看书边操作。
生:没有问题。(打开书本第5课)
感觉这4分钟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巡视下,基本都完成了第一个难题。
师:刚才同学们是看着书练习的,没有挑战性。现在你们能不看书上来演示给同学们看么?最好是能自告奋勇,不要老师来叫名字。
课堂上还是出现了短暂的冷场,这个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个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再一次讯问之后终于有学生举手了。
请学生上来演示时,他主要是以演示为主,没有进行必要的讲解,因此我紧接着问学生:“你们都看清楚了吗?有没有疑问?”
这时没有同学上来补充,因为学生手上都没有耳麦,就靠大脑在抽象的想象,对于他们实在有点为难。这时,就是要来调节气氛了。
师:哦?大家都没有问题。那么余老师有几个问题还是没有想明白。1、为什么要选择“录音”选项,而不是“播放”?2、为什么录的声音这么轻,有么有办法可以提高?
第一个问题很轻松回答了,第二个问题的后半个问题把这个学生难住了,也难住了班里的其他同学。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看书,然后自己仔细研究一下,该怎么做?
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后,问题得到了反馈,平时比较好的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希望能在这时候好好的表现一下。我的第一反应是“哦!有一位同学第一个举手了”,大家齐刷刷地寻找着目标。我的这一反应是给与这位同学隐性的表扬,同时也希望还有同学能举手。办法还是蛮好的,不过,有时候也是不起作用的。
这位同学上去演示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同学能够提醒应该这样做,那样做是不对的,这说明他们是很想举手演示的,但因为似懂非懂,所以不敢上来。两个重点中的一个问题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
师:看来,我们接下来都可以给自己或者别人录制音乐,去做个音乐制作人了。但是,这样没有背景音乐的声音感觉很干涩,能不能在里面添加点好听的背景音乐呢?
本课最难的问题就这样被引出来了:如何进行混音效果,也就是通过“录音机”把自己的声音和另外一个声音进行比较合理的混合。
……
师:想不出来?没有关系,我们已经把前面两个问题都圆满解决了,离成功就差一点点了。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我们班哪个同学歌曲唱的最好?
教室里面再一次炸开了锅。在公认的人选中我随意叫了一名,开始还是有点扭扭捏捏,我就说了“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说你唱得好,你就不要让大家失望,唱一首或一个片断也行啊,要不是我实在不会唱,这么好的机会我肯定不会错过的”,我把耳麦塞给学生,接下来全部由这位学生自己操作(已经关闭“录音机”)。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点歌,这位同学来唱(这句话不应该说的,点歌,对于学生来说太难,很多歌曲都不会,所以我又换了句话)。或者这位同学你唱一首你最喜欢的歌曲。
师:看来被推荐上来的同学还是不错的,录制全过程的操作比较熟练,唱得也不错。
师: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曲?(我的确不知道歌曲名称,前一个班级唱的是“两只老虎”,我知道)
生:牧马人,是杨坤的歌曲。
师:好像蛮好听的,可惜我们这里没有伴奏带,不然和伴奏带混合在一起,感觉就是MTV,我想最终效果会更好。那么,假设我们电脑里面有这个伴奏带,我们怎么样把自己的录音和伴奏带进行完美的结合?
课基本到了尾声,也是课的高潮。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对于“录音机”已经没有什么难点了。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短暂的思考后,有学生自告奋勇上来了。几个娴熟的动作之后,其他学生也没有问题了。
师:不过我还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刚录制的声音和背景音乐哪个更重要?哪个声音应该响一点?怎么处理?”
这个问题比较实际,一首歌曲总是以人声为主,伴奏为辅的。其实在前面我们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只不过现在是两首歌曲混在一起了,只要一首歌曲的声音上去了,自然能对比出声音的高低。
比较聪明的学生一下就能反应过来,马上就想到了刚才新学的知识点。不过总归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是本节课点睛的地方,所以操作起来相对要多花时间。
我自己想来,这节课自己没有讲多少,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操作和解决问题,我只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制造必要的麻烦。通过这样的任务驱动,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历练,知识巩固了,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反思】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其中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第3条: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如果一堂内容精彩的课,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像一台没有观众的演出,演得再精彩,也没有观众给你掌声。只有让学生了解了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录音软件,它有什么作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QQ和网络对于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儿童一定都不陌生。而且基本上天天都要用,所以这个知识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能让他们感兴趣。
如果这堂课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话,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本堂课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师生之间大量的对话来组织课堂的。由于不停地有问题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课堂的实效性。但本堂课也有一个遗憾,即这种师生的互动仅限于思想和语言上,如果能在行动上也能动起来,比如现场做个“师生同期声”等,效果可能会更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年11月)
[2]周卫勇 李雁冰:《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
文章www.ybf100.com w
如果觉得《找麻烦,也是学习》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 ·第二课 画大熊猫
- ·巧用“绘图”;
- ·第四课 标点符号的输入
- ·《给图画添加文字》
- ·第十一课 轻松寻宝
- ·金山画王;
- ·省时省力来画图--教学说课
- ·定自己 欣赏别人
- ·电脑的秘密》教学设计
- ·卡通贝贝手拉手;
- ·字入手·以趣促练·练中求趣
- ·《低碳行动,从我做起》
- ·第11课 画龙点睛写标题
- ·一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修改图形;
- ·第四课 交个小朋友—— 鼠标
- ·第6课 用卡通拼图
- ·第7课 用画笔绘画
- ·第8课 给图着色
- ·b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科书(三年级起点版
- ·认识滤镜工具;
- ·找麻烦,也是学习
- ·第9课 仙女散花
- ·第5课 用计算机娱乐”教学设计
- ·爱的小房子──《画方形和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