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学习一百教学频道免费教案信息技术教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http://www.ybf100.com类型: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发布时间:12-23阅读次数:729
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 认真听老师讲解,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照书本作标记,加深理解。 直观形象地讲解重难点。

课堂

小结

引导学生讲本节课的收获,并梳理归纳。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归纳总结知识。3、教学评价: 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填空题,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1)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是以(     )进制形式表示的。 (2)二进制由(    )和(    )两个数字组成。 (3)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是:(                  )、(                  )。 (4)控制计算机工作的一系列命令称为(             )。 (5)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     );但比较直观、易懂,便于人们使用的语言是(     )。  4、教学资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课件及《计算机二进制工作原理》视频。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采用图解、录像、游戏等方式,进行了直观的演示和简洁的归纳,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理想。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入、过渡到教学各环节,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参与投入课堂,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

第4节《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凭生活和学习经验,一般只是对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有所了解,但对于最早期及最前沿的计算机特点和应用情况,知之甚少,所以这节课有必要突破时空限制,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向学生形象直观地介绍相关的信息。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早期和当今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及阅读教材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信息。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感受计算机及技术发展的迅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最早期及最前沿的计算机特点和应用情况。   3、课时安排:0.5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资料;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识记构成计算机的元器件的四个发展时期; (3)了解多媒体的概念; (4)了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状况及趋势。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情感。知道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从已知过渡到未知的方式展开教学,即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所见所用的计算机入手,带领他们引伸触觉到未知的计算机过去及将来的领域去;通过播放视频、课件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解除疑惑,建构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让学生从目前流行的计算机,联想最早期计算机及其应用的情况,通过播放视频呈现昔日的情形;让学生思考为何最早期的计算机体积那么庞大,引出制造计算机的元器件所经历的发展时期;让学生对比古今计算机,归纳引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特点,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展现最前沿计算机及应用的发展态势。 2、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引入 通过课件,展示当今流行的台式、笔记本型、掌上型计算机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优点。 台式机:经济、性能高和稳定;笔记本型:方便携带;掌上型:袖真轻巧。 联系实际,对比引入第一台计算机的介绍。 早期的计算机 设问:大家能想象出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这些先进电脑的鼻祖是怎样的吗? 学生讨论,展开想象的翅膀。 引入过渡。 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视频《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哪个国家? 2、它有哪些特点? 观看视频。 结合教材,回答回题: 1、1946年在美国诞生;2、由近2万只电子管造成,占地170平方米,运算速度仅5000次/秒。 形象直观地再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展示一些过渡期计算机的图片。 认真观赏,接受信息。 扩展教学内容。 计算机元器件的发展 设问:那为什么第一台计算机外型这么庞大,而当今的计算机却能做得这么轻巧呢? 学生讨论,纷纷发表见解。 引入过渡。 引导并归纳:主要因为制造计算机的元器件不同。 课件展示:构造计算机的四种元器件发展过程及其图片、特点: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认真听老师讲解,结合教材划书,加深理解。 形象直观地讲解知识点。 古今计算机的变化特点 设问:我们把第一台计算机和当今的计算机对比一下,谁能归纳出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变化特点? 纷纷发表见解。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件归纳计算机的发展特点: 1、外型越来越轻巧; 2、价钱越来越便宜; 3、操作越来越简易; 4、运算速度越来越快; 5、功能越来越多; 6、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学生理解,深化认识。 从现象到本质,提练归纳观点。 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发展 播放视频《,可从瑞星官方网站下载)、升级包(备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需要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相对较浓。本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适当扩充。但是因为学生的操作会改变当前计算机的相关设置。因此,在让学生练习操作前,要确保学生的电脑有还原功能,以免影响后面上课的学生使用。同时,要教育学生以后不要随便更改公用计算机上的设置,以免给他人造成不便。

 

第7节《信息交流过程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教学设计 一、学习者分析 经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还缺乏较深刻地认识。在平时的信息交流过程中,总有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做一些不负责任的事,给他人带来不便或造成伤害。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和怎样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它是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 (2)鉴别各种信息行为的好坏。 难点: 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 (2)初步了解与信息交流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专题资料的收集、交流学习,体会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及形成鉴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与观 (1)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信息评价、选择能力。 (2)增强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创造性劳动,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安全、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本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运用学生自己收集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在信息交流的过程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及道德规范。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课以小组专题资料收集、专题汇报及交流学习等活动形式开展学习,让学生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树立起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及形成鉴别和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同时,注重养成学生多渠道进行信息搜集,合理、合法使用他人信息的习惯。 2、教学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如果觉得《第1节《信息与信息处理》教学设计》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教学  信息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范文,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免费教案 - 信息技术教案 -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联系本站公文写作人力资源下载学习频道教学频道作文频道试题课件下载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