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13 窦娥冤
《窦娥冤》教学设计
四川省南充高中 余永祥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古代戏剧戏曲的文学常识并掌握一些古代白话的意义;
2、 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3、 鉴赏品味关汉卿本色的戏曲语言;
4、 鉴赏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介绍中国古代戏剧的常识,完成目标1;把握剧情,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一、中国传统戏剧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
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故称“戏曲”。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后面单列重点介绍。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如果觉得《【高二下】13 窦娥冤》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 ·上一篇:【高二下】12 三块钱国币
- ·下一篇: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四-高二语文教案
- › 【高二下】3 陈奂生上城
- › 【高二下】13 窦娥冤
- › 【高二下】12 三块钱国币
- › 【高二下】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 【高二下】14 长亭送别
- › 【高二下】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 › 【高二下】17 陈情表
- › 【高二下】23 柳毅传(节选)
- › 【高二下】24 促织
- › 【高二下】9 雷雨(节选)
- › 【高二下】21 逍遥游
- › 【高二下】16 哀江南
- › 【高二下】18 祭十二郎文
- › 【高二下】22 滕王阁序
- › 【高二下】7 失街亭
- ·古代诗歌鉴赏评价-教学教案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 ·第四册 第五单元 《陈情表》微型教案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五-高二
- ·【高二上】15 巴尔扎克葬词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二-高二
- ·高二语文上学期《琵琶行》教案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教案2-高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教案3-高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谈中国诗》课文解析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归去来兮辞》学案-
- ·第四册 第三单元 《三块钱国币》备课笔记
- ·第四册 第五单元 《赤壁赋》微型教案
- ·【高二上】3 孔雀东南飞(并序)
- ·【高二下】3 陈奂生上城
- ·<<沁园春 长沙>>教案
- ·优秀教案 《变形记》教案
- ·优秀教案 旅夜书怀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一-高二
- ·新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边城》教案四-高二
- ·【高二下】13 窦娥冤
- ·【高二下】12 三块钱国币
- ·《雨霖铃》教案
- ·游褒禅山记
- ·高二语文上学期《《近体诗八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