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http://www.ybf100.com类型:七年级历史教案发布时间:12-23阅读次数:853次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文 章www.ybf100.com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掌握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
4.掌握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相似性的比较,以及对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作用的分析,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激发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的崇敬之情。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2.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1.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故事穿插法。
3.比较分析法。(文史结合)
4.联系现实讲解法。
5.图示法。充分利用图片资料,使学生对课本上内容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6.讨论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电脑
2.相关图片资料
3.《西游记》音像制品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放录像《西游记》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一个片断,然后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电视剧《西游记》里的一个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
[学生回答]《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辛、西天取经的故事。
[教师引导]《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就是唐朝的玄奘和尚。唐玄奘历尽艰辛千里求法之事通过后人的改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西游记》,那么,唐玄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西天求法与《西游记》里讲到的取经故事有什么区别?这些,在我们学完这一节课的内容之后,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投影显示]
同学们,上面的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他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三:
[投影显示]
同学们,投影打出的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与外交往的一个场面。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导入语例示四: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一千三百多年前,天竺最有威望的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举行规模盛大的佛学辩论会。到会的有十八个国王及僧人六七千人,还有许多老百姓。在这次盛会上担任主讲的,是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玄奘。玄奘宣讲佛学论文,大家都被他的精辟论述所折服,没有人能驳倒他的论点。大会结束那天,戒日王按天竺风俗请玄奘乘上一头装饰华丽的大象,绕场一周。陪同者高声呼喊:“中国法师阐释佛经,破除异端邪说,十八天来,无人能敌。”人们在两旁歌唱欢呼。玄奘怎么会到天竺去?玄奘讲法是怎么回事?那时中外交往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事迹?等学习完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就会了解到当时的情况。
[板书]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
[教师引导]隋唐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对外交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的气象。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然后找出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陆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越葱岭到达波斯、大食、欧洲,向南到达印度。水路从扬州出发,向东到达朝鲜、日本;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一直到西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是唐时对外交往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唐时对外交往活动比较活跃的其他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讨论以后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威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
生乙:唐政府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
[教师分析]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异常频繁,周围国家派遣来唐的使节和商人、学者、僧人、旅游者,人数众多、络绎不绝,其足迹遍及唐朝的北方和南方。这些外国人不仅和唐朝进行双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他们之间又彼此接触,进行了多边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在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罕见的桥梁作用,是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中国历史上,两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唐朝是第二个高潮。唐朝能够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除了有发达的对外交通外,主要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投影显示]
(一)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各国向往中国的文化,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曾勉励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这个时候起,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种称呼在一些国家中,一直保留至今。
如果觉得《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2.掌握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
3.掌握隋唐与新罗的频繁往来。
4.掌握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日本、新罗与隋唐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相似性的比较,以及对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唐朝所起作用的分析,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2.通过对当时傲居世界文明之首的东亚文明及其中心唐朝的了解,激发学生为自己祖先的业绩感到自豪的崇敬之情。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
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
2.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1.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2.隋唐的对外交往与今天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方法
1.讲述法。
2.故事穿插法。
3.比较分析法。(文史结合)
4.联系现实讲解法。
5.图示法。充分利用图片资料,使学生对课本上内容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6.讨论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电脑
2.相关图片资料
3.《西游记》音像制品及相关设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放录像《西游记》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一个片断,然后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电视剧《西游记》里的一个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电视剧?
[学生回答]《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辛、西天取经的故事。
[教师引导]《西游记》里的唐僧,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就是唐朝的玄奘和尚。唐玄奘历尽艰辛千里求法之事通过后人的改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西游记》,那么,唐玄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西天求法与《西游记》里讲到的取经故事有什么区别?这些,在我们学完这一节课的内容之后,就会明白的。
导入语例示二:
[投影显示]
同学们,上面的这尊坐像是一件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被日本政府定为“国宝”。1980年4月曾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展出,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你知道这尊塑像塑的是谁吗?他是哪国人?他有什么事迹?为什么会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三:
[投影显示]
同学们,投影打出的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与外交往的一个场面。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
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
导入语例示四:
同学们,请看课本导入框中的内容:一千三百多年前,天竺最有威望的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举行规模盛大的佛学辩论会。到会的有十八个国王及僧人六七千人,还有许多老百姓。在这次盛会上担任主讲的,是来自唐朝的佛学大师玄奘。玄奘宣讲佛学论文,大家都被他的精辟论述所折服,没有人能驳倒他的论点。大会结束那天,戒日王按天竺风俗请玄奘乘上一头装饰华丽的大象,绕场一周。陪同者高声呼喊:“中国法师阐释佛经,破除异端邪说,十八天来,无人能敌。”人们在两旁歌唱欢呼。玄奘怎么会到天竺去?玄奘讲法是怎么回事?那时中外交往上还有哪些著名的人物、事迹?等学习完这一课的内容,我们就会了解到当时的情况。
[板书]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
[教师引导]隋唐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对外交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的气象。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然后找出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②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③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④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陆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越葱岭到达波斯、大食、欧洲,向南到达印度。水路从扬州出发,向东到达朝鲜、日本;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一直到西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是唐时对外交往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唐时对外交往活动比较活跃的其他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讨论以后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生甲: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清明、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威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
生乙:唐政府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给对外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
[教师分析]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异常频繁,周围国家派遣来唐的使节和商人、学者、僧人、旅游者,人数众多、络绎不绝,其足迹遍及唐朝的北方和南方。这些外国人不仅和唐朝进行双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他们之间又彼此接触,进行了多边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在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罕见的桥梁作用,是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中国历史上,两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唐朝是第二个高潮。唐朝能够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除了有发达的对外交通外,主要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投影显示]
(一)唐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各国向往中国的文化,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曾勉励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这个时候起,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种称呼在一些国家中,一直保留至今。
如果觉得《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Tag:
友好 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范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化学教案-盐类的水解[第二课时]
- ·下一篇:第三册 第三单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 第6课 形体切挖(1)
- › 第6课《与爱相约》教学设计【沪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
- › 第6课 用卡通拼图
- › 小三上学期Unit 3 Lets paint 第6课时-教学教案
- › 第6课 正确对待诱惑(2课时)
-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 › 第6课 找找方形
- › 第6课 键盘上的弹指神功
- › 第6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 › 第6课静物一家
- ›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 第6课 洋务运动
- › 第6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 小三上学期Unit 2 Look at me第6课时-教学教案
- ›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 ›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 第6课(学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关分类导航
七年级历史教案 推荐
-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 ·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教学设计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第14课 封建帝国的危机
- ·第六课 工业与自然资源
- ·第14课 《广阔疆域上的统一国家》
-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 ·第11课 统一国家的巩固
-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 ·君主集权的强化教学示例
-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
- ·大变革的时代教案
-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 ·七年级历史世界的划分
- ·第12课 明清两朝的专制统治
- ·第23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 ·第3课 “开元盛世”
- ·第10课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图)
-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学示例
- ·七年级历史导言课实录
-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示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