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锥的概念和性质 说课稿
的斜高,请在图2中作出两条斜高。(学生作出。)(略)
f
g
结论:两条斜高相等。为什么?(学生回答)
想一想:正棱锥的斜高与高有什么关系?
结论:斜高大于高,为什么?(可启发学生联系
垂线段,斜线段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
小结:对于一般棱锥其侧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棱锥的高是指顶点到底面的距离,垂足可以在底面多边形内,也可以在底面多边形外,我们刚才所得到的性质都是对正棱锥而言的。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领会类比、观察、猜想等合情合理得到正棱锥的性质之一并加以证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的同时,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4、 a
b
c
d
o
m
s
揭示本质
下面我们来研究如何利用正棱锥的性质解决具体问题:
例一:已知:正四棱锥s--abcd中,底面边长为2,斜高为2。
求:(1)侧棱长;
(2)棱锥的高;
(3)侧棱与底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4)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
依题意,需画出正四棱锥的直观图,图3,
(简要说明画法,边说边画,下一节才讲直观图画法)
师生共同分析:需求哪量?怎样与已知联系?
(稍停后,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学生甲:连结so,由正棱锥的性质有so⊥面abcd,取bc中点m,连结sm,om,因为等腰△sbc,所以sm⊥bc在rt△smb中,sm=2,bm= bc=1,所以sb= 。
学生乙:rt△som中,om= ab=1,所以so= 。
学生丙:因为so⊥面ac ,所以∠sbo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在rt△sob中。tg∠sbo= = .
学生丁:因为sm⊥bc,om⊥bc,所以∠smo为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smo中,cos∠smo= = ,所以∠smo=60°。
s
o
b
m
r
r
h
h′
ι
解题中用到的每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图3中用彩笔描出,4个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小三棱锥!
将图3做成抽拉片,把彩色部分抽拉出,
让学生看起来更直观。图4。
让学生逐一回答图4中每一个直角三角形
三边的意义及涉及到的线面角、面面角。
小结:推广到一般正棱锥中都存在这个小
三棱锥,它是正棱锥中的基本图形,是正棱锥
的关键部分。它集中反映了正棱锥的线面关系
,将正棱锥中基本量l,h,h′,a,r,r,以
及侧棱与底面所成角,侧面与底面所
成的角,通过四个直角三角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而解题时可将题目中各量转化进这个小三棱锥中进行计算。
a
b
d
c
o
v
(设计意图:通过对例题的分析与研究,自然地引出棱锥的最重要的性质的表现特征,让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思维策略。为解决一般正棱锥问题铺平道路,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一般方法。
5、运用
例2,已知:正三棱锥v-abc,vo为高,
ab=6,vo= ,求侧棱长及斜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多种方法求解)
帮助学生理清题意,作出图形,图5。
(设计意图:在例一的基础上,让
学生自己分析,按照所获得的解题方法完
成解题过程,训练解题技能,并通过一题
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6、小结:
(1)本节课重点研究了正棱锥的性质,揭示了正棱锥的最本质特征。 (2)掌握用基本图形去解决正棱锥中有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抓住重点进行课后复习)
7、作业布置:
课本p62,2。3
补充题:已知:正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底面多边形的边心距为r,棱锥的高为h,
求:它的侧棱长。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所获得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习惯,同时,对有余力的学生留出自由发展的空间)
如果觉得《棱锥的概念和性质 说课稿》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